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皇帝是明宪宗,而不是明成祖。
科举取士给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套上了一条紧箍。八股取士是一种十分严酷的制度,封建统治阶级收到了加强统治的一定效果,但却给社会带来了满身疮痍,给国家民族带来了灾难。明清的史学失去了宋元时候的活力,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缺少历史修养,思想麻木,思维僵化,固步自封。加之对事件的认识缺乏历史的眼观与谋略,也为中国近代的屈辱埋下了祸根。
中国的各个封建王朝,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发展封建的政治经济,都十分注重网罗人才。中国历史上遴选人才的方法,在科举以前,经过了察举、征辟、九品中正等几个阶段。这些方法带来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国家政权机器里出现了一个特权阶层——士族,他们控制着人才的选择权,家族世代当官,而且还都是高官,出现了一些三世三公、四世三公的豪门望族。这些豪门望族相互勾结,把持朝政,成为政府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这样一方面堵塞了其他人当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皇帝的集权,因此皇帝和社会民众对此普遍不满。到隋朝时,开始推行科举制,也就是通过考试选择官员,这样使得广大中小地主也可以参与到政权中来,皇帝也重新掌握了官员的选择权。经过唐宋的发展,科举选士已成为十分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出现了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等许多科目,还有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这一时期考试的内容也是比较多样的,如唐朝时还要考诗赋,因此读书人都要学会写诗,正因为如此,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宋朝以王安石“三新经义”为依据,对策试士,这种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已接近后来的八股文了。元朝科举考试办法基本上沿袭两宋的做法。不过,直到明朝才正式规定了八股取士,科举考试进入了八股文时代。
明朝改用八股文为主要的考试形式,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所起的决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朱元璋取得天下以后,他的目的是要再建封建帝国,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当时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和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对封建经济是一种冲击,所产生的市民思想和各种“异端邪说”对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冲击。“自人文向盛,士习寝漓,始而厌薄平常,稍趋纤靡。纤靡不已,渐鹜新奇。新奇不已,渐趋诡僻。始犹附诸子以立帜,今且尊二氏以操戈。惟南华西竺之语,是尊是敬。”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前代人的思想,他们在应试的文章中写出了新的内容,里面不仅有诸子的思想,还加入了佛道两教的观点。应试文章竟然离经叛道,杂入新奇之说,诡僻之论,对封建的中央集权是不利的。为了迫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服赝孔孟之道,制止异端邪说,从而巩固封建专制,就必须加强儒家经典的灌输,把人们的思想重新纳入官方思想的轨道上。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科举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加以严格规定,于是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集注的儒家经典《四书》作为标准答案,文章必须以八股文为形式。这样,读书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不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然的话,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这一关。可怜天下的读书人为了他们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十年寒窗苦读,学到的却只是些除了应付科举考试以外百无一用的八股文。再则,明太祖虽出身行伍,但是他明白,武力可用来夺取政权,却不能用以安邦治国,他的部下大多不识字,也办不了公文,更不能作高级执政官员。所以战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就勤于学问,多方罗致文人。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攻破徐州,有一个名叫范常的文人到军营见朱元璋,朱元璋就把他留下来作为智囊以备咨询。以后每到一处,都要把那里的宿学大儒网罗起来。至正二十四年以后,就下诏令开设文武两科取士。明朝建立以后,诸事草创,百废待举,于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下诏令开科举,自此开始一连开了三年科举考试。
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又正式规定了一套完整的八股文写作方法,并且限定字数,规定乡试、会试《五经》义一题,限五百字,《四书》义一题限三百字,以后到清朝最长也不得超过七百字。八股文一开头便要用一两句话将题意点明,称为“破题”,接着便是“承题”、“起讲”、“入手”,然后用八股文字对比地展开议论,随即“落下”,结束全篇,容不得半句离题话。这是最简练的文字,而且“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清朝科举考试仍然沿用八股文。由于八股文是登入仕途的“敲门砖”,于是明清两朝八股文大盛,文人们纷纷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这精致但缺乏实用的八股文之中。一直到清朝末年,面对欧美列强的欺凌,古老的帝国却发现自己没有可用之才与之抗争,痛定思痛之下,八股文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于是在一片声讨声中,八股文被逐出了历史舞台。
在古代中国,”士农工商“这个等级其实存在非常的久。而从这个等级也可以看出士排在第一位,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而平民百姓,你要想成为高地位的士,不用付出性命的安全而又体面的方式,自然就是走科举这条道路。自隋唐开创科举制以来,中状元进朝堂,比之以前公正了许多,尤其对是那些寒门子弟来说。不过,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有史料记载,开科举那么多年,中状元的人并不多,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读书都是一件烧钱的事情。先不说读书要历经的时间,必然是一个持久而又漫长的过程,就说走这条道路是需要上学堂,拜老师的。而这每一年去学堂上学都是要交束修的,越是好的老师越是好的学堂束修一般就越高;然后是学习过程中所用的笔墨纸砚,这些算是贵重物品了,是非常昂贵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科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金钱投入的积累。这对于一些高门贵族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供养出一个读书人,可能需要一整个家不眠不休的工作。所以说,科举这条路能一直走下去的只占其中的大半。有些完全会因为现实放弃。
其次,科举考试又是一个竞争非常大的一个“全民”事情。所有自诩有天赋,有才能,有抱负的人,都会选择走科举这条道路。科举也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竞争这么大你想要拔得头筹是真的不容易,你不仅需要稳定的经济来源让你坚持下去,需要扎实稳定的才识应付八股试题,可能还需要有一手好字让考官看上去不至于反感,也需要胆量随时做好面圣的准备,还需要一定的见识才能让你在圣前侃侃而谈,而且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遇到的题目你都会,不至于发懵......
而明清八股之下的科举之路,又和前朝的科举有些不一样。他更注重于知识的一个积累,重点都在四书里面,他需要你记住。而且,你有些思想,答案不能出现在答卷上面,否则不但与状元无缘,甚至可能锒铛入狱。
综上所述,古代的状元很难考,而且尤其是在明清八股取士的作用下,很多状元的诞生具有较强的偶然性。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