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求解答(2014年全国新课标2卷)
解析考点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考查的是交子的作用、读懂文言文,此题就不难理解。文言文的大致译文是:“四川那个地方的人民认为铁钱太沉重了,私下里做了纸券,叫它交子,以便利于商品买卖,富裕的十六家商人主持了这件事,后来,富人的资金稍有衰竭,不能偿付所接受的纸券,引起了好几起官司。”这道题解题的关键词为不能偿所负。题干精悍,重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答案A
材料出处南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天圣元年十一月戊午条: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寇瑊守蜀,遂乞废交子不复用。会瑊去而田代之,诏田与转运使张若谷度其利害。田、若谷议废交子不复用,则贸易非便,但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又诏梓州路提点刑狱官与田、若谷共议,田等议如前。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求解答(2014年全国新课标2卷)解析考点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考查的是交子的作用、读懂文言文,此题就不难理解。
文言文的大致译文是:“四川那个地方的人民认为铁钱太沉重了,私下里做了纸券,叫它交子,以便利于商品买卖,富裕的十六家商人主持了这件事,后来,富人的资金稍有衰竭,不能偿付所接受的纸券,引起了好几起官司。”这道题解题的关键词为不能偿所负。
题干精悍,重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答案A材料出处南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天圣元年十一月戊午条: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
寇瑊守蜀,遂乞废交子不复用。会瑊去而田代之,诏田与转运使张若谷度其利害。
田、若谷议废交子不复用,则贸易非便,但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又诏梓州路提点刑狱官与田、若谷共议,田等议如前。
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新课标文综历史答案与其在网上等,还不如主动出击去寻找机会更加大一些
这位同学你好,一般最新版本的书网上是没有参考答案可以直接给你的。所以大多数网友帮不了你也不要怪他们!
我是一位过来人,我可以给你指几条路子:
(1)、你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本地的书店去询问一下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的话,不急着买,和售货员阿姨道声谢就先回家,背个书包把作业本带去,在图书馆或者书店找到这本书,再舒舒服服地抄作业。
(2)、你可以在淘宝或者京东购物平台上向卖家索要一下:
具体步骤:一、在搜索框内输入相应教材的名称
二、联系卖家
三、得到答案
注意:说话时礼貌一点,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多叫几声,先询问有没有这本和你的版本批次相同的书,然后说出你的难处,以情动人就可以顺利拿到答案了(最好让他们用手机拍照给你)
(3)、向你的同学问问:可能他们已经买了一本相同的有答案的书,问他们借一下,当然出于关系的缘故,你最好请他们喝点饮料或者果汁之类的,巩固一下关系!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如果实在不行,只能花钱买一本了。……或者网上找人代做,不过费用绝对会比书钱贵,而且可能上当受骗,我希望我能帮到你!
2012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历史题 答案是略 求高手作答
新课标文综41题为评述题,这样的题历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是根据材料的意思自己去体验。明确提出论点 然后在材料和课本里找论据。对于开放性的材料型问答题,其实不论赞同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题时,只要选取一种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即可。
我考试时,是结合和中国的反应来作答的,因为从这样下手比较容易。可以结合晚清中国的几次探索,答出其意义,并结合材料,对其进行概括性总结,最后点题。今年的评述题比去年的西方崛起好答多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包括哪些题型就非选择题部分来说,根据设问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 (1)内容、措施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2)问“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等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背景、原因类,如2012年北京卷第37题第(1)问“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比较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8题第(2)问“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4)影响、意义类,如2012年天津卷第13题第(2)问“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5)评价、评述类,2012年浙江卷第39题第(1)问“评述西方大国的宪法”。
(6)特点类,如2011年安徽卷第35题第(1)问“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7)启示、认识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9题第(3)问“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8)开放探究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明确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同学们把握基本的解题方向,在平常备考复习中培养相关的能力,对迎战高考有事半功倍之效。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包括哪些题型就非选择题部分来说,根据设问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
(1)内容、措施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2)问“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等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背景、原因类,如2012年北京卷第37题第(1)问“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比较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8题第(2)问“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4)影响、意义类,如2012年天津卷第13题第(2)问“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5)评价、评述类,2012年浙江卷第39题第(1)问“评述西方大国的宪法”。
(6)特点类,如2011年安徽卷第35题第(1)问“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7)启示、认识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9题第(3)问“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8)开放探究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明确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同学们把握基本的解题方向,在平常备考复习中培养相关的能力,对迎战高考有事半功倍之效。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