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普/正文
百度文库高考(高考文言文必考诗词时词)

 2024年01月14日  阅读 123  评论 0

摘要:[db:Intro]

1. 高考必背古诗75首

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论语十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后面还有(节选)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其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其一),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欢,渔家傲 秋思,浣溪沙,登飞来峰,江城子 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天净沙 秋思,山坡羊 潼关怀古,己亥杂诗,

以上为全国卷统考高中必备古诗词建议你购买《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 高中必备古诗文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论语》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荀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渊明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诗词曲{42篇}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屈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锦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洲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3. 2019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

新课标高考大纲语文背诵篇目(共74篇)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60篇:《论语》12章,《孟子三章》(《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庄子》一则,《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木兰辞》,《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黄鹤楼》(崔颢),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南乡子》(何处望神州),龚自珍《己亥杂诗》,《满江红》(秋瑾)。

4. 高考常考的古诗和文言文有哪些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必背古诗文: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周3.师说–––––––––––––––––––––– 韩愈4.阿房宫赋–––––––––––––––––––– 杜牧5.赤壁赋––––––––––––––––––––– 苏轼6.氓––––––––––––––––––––––– 《诗经》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8.蜀道难––––––––––––––––––––– 李白9.登高–––––––––––––––––––––– 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锦瑟––––––––––––––––––––––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初中部分(50篇)––1.孔子语录–––––––––––––––––––– 《论语》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渊明8.三峡–––––––––––––––––––––– 郦道元9.马说–––––––––––––––––––––– 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 杜甫27.春望–––––––––––––––––––––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32.观刈麦––––––––––––––––––––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 李贺35.赤壁––––––––––––––––––––– 杜牧36.泊秦淮–––––––––––––––––––– 杜牧37.夜雨寄北–––––––––––––––––––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 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 陆游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47.过零丁洋–––––––––––––––––––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这些都在重点之列,请参考背诵。

此材料来自《百度文库》)。

5. 求高考必背古诗文

范围不会超过下表了,总共各种教材也就这么多篇河南肯定会在明年2月前公布背诵篇目和起止的,你多准备也无妨一.文言文(18篇)1.《论语》六则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鱼我所欲也》(孟子)4.《逍遥游》(庄子)5.《劝学》(荀子)6.《曹刿论战》(《左传》)7.《出师表》(诸葛亮)8.《桃花源记》(陶渊明)9.《三峡》(郦道元)10.《师说》(韩愈)11.《陋室铭》(刘禹锡)12.《阿房宫赋》(杜牧)13.《岳阳楼记》(范仲淹)14.《醉翁亭记》(欧阳修)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赤壁赋》(苏轼)17.《爱莲说》(周敦颐)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二.诗词曲(42首)(注:按照年代顺序排列)1.《关雎》(《诗经》)2.《蒹葭》(《诗经》)3.《氓》(《诗经》)4.《离骚》(节选)(屈原)5.《观沧海》(曹操)6.《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次北固山下》(王湾)9.《使至塞上》(王维)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2.《蜀道难》(李白)13.《望岳 》(杜甫)14.《春望》(杜甫)15.《登高》(杜甫)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0.《观刈麦》(白居易)21.《琵琶行》(白居易)22.《雁门太守行》(李贺)23.《赤壁》(杜牧)24.《泊秦淮》(杜牧)25.《夜雨寄北》(李商隐)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7.《锦瑟》(李商隐)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32.《登飞来峰》(王安石)3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苏轼)36.《游山西村》(陆游)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辛弃疾)39.《过零丁洋》(文天祥)4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4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新增篇目:文言文:1.《兰亭集序》 (王羲之)2.《归去来兮辞》(陶潜)3.《滕王阁序》(王勃)4.《六国论》(苏洵)诗歌:1.《归园田居》(陶潜)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3.《山居秋暝》(王维)4.《燕歌行》(高适)5.《雨霖铃》(柳永)6.《声声慢》(李清照)。

6. 高中常考的古诗 古文也行

《考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 《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 《滕王阁序》(节选:“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师 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前赤壁赋》 苏 轼 (二)诗词曲(30首) 《氓》 《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道夫先路”。) 屈 原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 潜 《山居秋暝》 王 维 《蜀道难》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兵车行》 杜 甫 《蜀 相》 杜 甫 《客 至》 杜 甫 《登 高》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锦 瑟》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咏 《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 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长亭送别》(节选 正宫 端正好) 王实甫 文章来源: 。

7. 求高中文言文和诗词常考的重点句段

高中各册名句汇总 (第一册)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 2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 2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 2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奇的极光》) 29.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30.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 宗十思疏》)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7.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8.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魏征《谏太宗十思 疏》) 39.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滕王阁序》) 4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滕王阁序》) 4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4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4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5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5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5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5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5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杜牧《阿 房宫赋》) 5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57.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5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

1、人教学习网:人教版的学习网站,有电子课本和特级教师同步辅导视频,都是按照课本大纲讲的,而且都是特级教师,人教社旗下的,比较权威,还可以免费体验,觉得好再买就行;

2、精品学习网:上面的学习资料比较多,各种类型都有,不过多数是文字的内容,免费的

3、爱学啦高中学习网:专业的高中学习网站

强烈推荐《高考贴吧》

学习方法,资料,很多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不明白的再问哟,请及时采纳,多谢!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jbhh419.com/post/11984.html

标签: [db:tag] 

金碧辉煌网

  • 文章26401
  • 评论0
  • 浏览8020164
关于 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