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普/正文
高考全国卷及答案2016(新课标卷、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有什么不同)

 2024年01月14日  阅读 250  评论 0

摘要:[db:Intro]

新课标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1、高考全国一卷和二卷都是教育部统一命题的,两套试卷分别适用不同的省份考生。

2、高考全国高考一卷和二卷在试卷难度上会有一些差异,但都是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命题的,在试卷结构,命题方向上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个别科目的全国一卷和二卷难度:

语文,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难度基本没有区别。

数学,二者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客观题都是属于送分题,虽然题目不同但是难度大致相等。

英语,二者区别很明显,从听力的难度就可以看出来,全国卷一比较难。

理综,全国一卷的物理是十分难的,一般考生也只能答到70分左右,想要及格答到72都不容易,但是全国二卷则可以轻松的答题。

扩展资料:

全国甲卷(新课标Ⅱ卷)

2018年使用省区: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海南(语文、数学、英语)

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

2018年使用省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全国丙卷(新课标Ⅲ卷)

2018年使用省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

自主命题:

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2.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4.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5.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新课标Ⅰ卷(英语听力部分)

6.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有途高考网

全国卷共有三套卷子,分别为甲、乙、丙。之前我们讲过全国甲卷和乙卷,全国丙又是哪套呢?全国甲卷是以前的全国2卷,全国乙是以前的全国1卷。接下来是全国丙卷,考的地区是重庆、四川、广西、陕西。2016年4月7号国家教育部召开了一个高考语文作文的会议,确定了三套的全国卷,这三套全国卷有什么不一样呢?我刚才说了甲卷就是以前的全国二卷,乙卷就是全国一卷,没有什么不同。这时候新增丙卷是要点,因为重庆等四个省份相对来说考生的人数占的比重非常大,与此同时较于贵州、青海、西藏,考全国甲卷的地区的同学他的教学相对好一点,这时候就增加了一个丙卷。就是这样的差别。

有人问全国丙卷难吗?最开始我强调了如果说全国甲卷的难度,也就是以前的全国二卷的难度是1的话,全国一卷的难度就是2,丙卷就是介于两者之间,是1.5的难度,是这样的逻辑。所以我们来进行全国丙卷的解析。

接下来进行高考丙卷的解析。作文题是这样的:

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于是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第一步,审题和立意。我已经提出了要求,要求叫做全面和深刻。这时候我们的全面和深刻,如果做到呢?我们对全国丙卷进行一个深入的解析。

先来读题,某人推出了花茶的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出现了不少的假冒伪劣,担心会被破坏市场,于是公开了流程,制订了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为了致富的带头人,后面还有具体的要求,不读了。我觉得全国的甲卷出的作文题目非常新颖,我在辽宁的同学也说感觉到这个作文新颖。但是其实通过您教给我的思考方式,我还是能力知道出题人想让我写的角度是什么。我们发现全国丙卷的风格非常不一样,相较于全国甲卷更贴近时代,丙卷提高了一个高度,在考同学们的思辨的思维。一般的情况下在材料当中,我们提取很多表述元素,少的话有一个,多的话是三四个。这时候如果你单一看表述元素的话,你就做不到刚刚说的全面和深刻。这时候你就必须要多角度的来看到这个材料当中的表述元素。

你说老师,现在我有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从全国丙卷的作文材料当中提取表述元素,提取完元素之后如何通过全面深刻,成熟思维的理解达到最后的对立和统一。这时候我希望发现到表述元素中间的对立关系。丙卷体现这一点尤其的明显。

举个例子,去年全国的新课标卷,说的是小陈的父亲老陈经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接打电话,家人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小陈向警方的微博私信警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批评了老陈,有一个具体的要求,让你写一个书信命题的作文,可以写给小陈或者老陈,可以写给记者或者警方。这时候你必须要思辨的思维,我们从材料当中所得出的表述要素的第一,女儿怎么能举报自己的父亲呢?也就是小陈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是第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就是小陈的做法正确,举报父亲是在你屡劝不改的情况,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时候你要知道我举报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父亲的安全考虑,我希望你能保证你的个人的人身安全。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表述元素之间存在对立的关系。这个材料还有第三个元素,警方把这个事件发到微博上,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你同样可以写信给警方,也可以写信给媒体记者。这时候你就发现,我要做成熟思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考生,你这时候你需要找到对立同学,人们认为孩子不能举报自己的父亲,从亲情角度看。从理的角度是看孩子可以举报,这就是对立元素,发现对立元素怎么办?要解决问题。我在最开始的时候给你提了三个要求,其中的一个要求是什么?你只是找毛病,没有解决问题,这不是社会和阅卷老师对你作为一个成熟少年的要求,这时候必须要解决问题。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6月1号儿童节那天,轰动全国的一个新闻,说有一个母亲她的两个孩子都有肾病,治疗的时候要花大量的资金。这时候小女儿在自己的身边,小女儿想要吃饭,于是母亲拿着五块钱去超市里面买米,买米的过程当中看到了鸡腿,想给孩子买肉吃,与此同时看到了《三字经》,所以她产生了纠结,买米就不能买鸡腿,买鸡腿就不能买书。这时候母亲偷了,被超市员工发现了报警。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一定说母亲的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她触犯了法律。这时候我们来看警察的做法。警察说因为这位母亲的涉案金额比较轻,情节轻微,所以免于处罚。同时这件事情被警方发在公众微博上,这时候引起了各地网友的讨论,这个母亲在一天之内就收到了30万捐款。这是整个新闻的事件过程。这也是情与法的冲突,这个母亲的做法一定是不对的,偷是不对的。刚才去年的新课标卷当中,父亲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他的做法不对,因为触犯了交通法规。所以就不对,首先有一个大是大非的观念。触犯这个规则是不对的,所以如果写作文的话能够写第一个角度吗?不能写女儿是错的。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如果选定了一个角度叫做我赞赏女儿的做法,那你还必须要解决情这个问题,女儿在举报完之后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这是你应该讨论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jbhh419.com/post/12011.html

标签: [db:tag] 

金碧辉煌网

  • 文章26401
  • 评论0
  • 浏览8020164
关于 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