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问答/正文
全国高考语文二卷(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

 2024年01月14日  阅读 124  评论 0

摘要:[db:Intro]

1994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宋书?孝义传》)

〔注〕①白粲:白米。

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12.下列两句中红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2分)

①扬州辟从事史。②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A.①设立pì②给以gěi B.①设立pì②使……丰足jǐ

C.①征召bì②使……丰足jǐ D.①征召bì②给以gěi

13.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是“卖出” B.都是“买入” C.买入、卖出 D.卖出、买入

1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不同 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也相同

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相同 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也不同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2分)

A.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B.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C.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D.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16.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3分)

A.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B.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C.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D.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17.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扶侍私庭;②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3分)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②何心独飨白粲。

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

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9.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B.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

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

D.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

12.(2分)C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D 17.(3分)A

18.(3分)C 19.(3分)D

1995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 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 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 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 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2.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也相同

C.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相同

D.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也不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 奉洒扫:指从事家务。

B.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 先君: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C.汝自童子承袭茅土。 承袭茅土:指承袭公候的爵位。

D.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夜分:指夜尽时分。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3分)

A.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B.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C.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D.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16.①或妄瞋怒 ②何由济乎(2分)

A.①或者狂妄地发怒; 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B.①或者狂妄地发怒; 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C.①或者胡乱地发怒; 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D.①或者胡乱地发怒; 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17.①独擅其利 ②若堕业者(2分)

A.①独自专占其利; ②你对正事怠惰

B.①独自专占其利; 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C.①独占擅用其利; 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D.①独占擅用其利; ②你对正事怠惰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3分)

①吾非怒妆,乃愧汝家耳。 ②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④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⑤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⑥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母感慨善果是个年幼的孤儿,自己又是寡妇,有慈无威,未能教他懂得礼训,教导他不要心缘骄乐,堕于公政。

B.郑母希望善果应该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问私事,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做一位无愧于家国的忠勤之士。

C.郑母鼓励善果处理政事应该剖断合理,同时又劝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

D.郑母认为善果自小袭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却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12.(2分)D 13.(2分)B 14.(3分)D 15.(3分)A

16.(2分)D 17.(2分)B 18.(3分)D 19.(3分)C

1996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②永以书抵幕府

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④毋以此贾祸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15.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的关联词语,应当是(2分)

A.既然……只有…… B.倘若……那么……

C.只要……就…… D.宁可……也要……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3分)

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7.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3分)

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12.(2分)D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A 17.(3分)C 18.(3分)B 19.(3分)C

1997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令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曰法既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善才绳之。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胜,胜:控制

C.朕之恨深矣。恨:遗憾。 D.请今日为始。请:请求。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为“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3分)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3分)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17.①不惧比干之诛 ②高宗意乃解(2分)

A.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②高宗的情绪之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②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③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④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过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12.(2分)D 13.(2分)B 14.(3分)C 15.(2分)D 16.(3分)D 17.(2分)C 18.(3分)A 19.(3分)C

1998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2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②躐跻:越级升官。 ③扈从:随从护驾。

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⑤血:含血喷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17、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19-20题的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19、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20、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

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二、(20分)16-22:B C B D C D A

199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

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

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

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1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人遂竞贡新果。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D.遂得商估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D 12、D 13、A 14、B 15、C 16、D

新高考二卷2023难不难

每个人义务阶段的 教育 都是一样的,而经历了高考才正式分出差别,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 收藏 与分享哟!

2022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还没出,可以收藏以待更新。

高考 复习 方法

明确高考要考什么

想要高考取得成功,就要知道高考要考什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首先你要知道它考什么?你要明确到高考究竟要考什么知识点?高考的要求是什么?题目难度对于自己来说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另外你要根据实际制定你的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才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跟进,去努力进步。

高考考的是心理素质

用以往的 经验 来说,身边有很多同学,平时成绩很好的,但是一到大考,却往往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落榜的同学往往是因为心理素质的问题,有所欠缺,还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在高考之中,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复习以外,也要注意自己心理的状况。平时压力大就要学会及时宣泄抒发。平时要加强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考差了不要紧,要分析原因,找漏洞和短板,如果考好了,不要骄傲,要谦虚的学习,跟不断地进步。

高考提分技巧

注重高考的策略和技巧

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把所有知识点掌握,然后去考试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平时并不是很厉害,但往往考试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呢?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些,复习备考的技巧,还有应试的一些技巧。他们知道怎样复习可以提高效率。他们知道自己的短板的长处在哪里,根据实际的试卷情况,去制定一些他们应试做题的策略。比如一些综合科目是很难做完的,所以就从易到难,能得分的题目不失分,可以得分题目稳得分,难的题目尽量得分。

高考备考要坚强

要知道你是作为高考的考生,你现在的使命就是要为你的明天,为了你的理想奋斗,积极向上,不断地进步。在高考备考中,需要坚强地拿出你的勇气来克服高考中的,疲惫,无趣,痛苦,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这样才可以见到,新的光明,结出理想之花。不要轻易地放弃,要对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要把你的执着和顽强,运用到高考备考当中。

高考备考要科学

好好地备考,要运用最有效率,最科学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备考

高考要规范,注重每一个细节。

无论是从答题或是备考之中,一定要规范,要按照要求,他有什么要求,你就跟着他去做,跟着要求走,你就不会跑偏,要认真审题。另外注重细节,不要对简单的题目产生大意。

2022新高考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相关 文章 :

★ 202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 2022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思路

★ 2022全国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 2022年全国卷二高考语文作文预测10篇

★ 2022年高考语文考纲及备考策略

★ 2022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10篇

★ 2022高考语文答题要求

★ 2022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范文十篇

★ 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分数线一览

★ 2022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大全

新高考二卷是由国家教育部命题中心组织命题的一套全国统一高考卷,其难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然而,具体难不难还要根据不同考生的个人经历和背景、考试科目的选择以及考试当天的情况来具体分析。

首先,新高考二卷的难度相对于其他省份的普通高考卷来说可能更高一些。这是因为新高考二卷所考察的知识点更为广泛,涉及的内容更加深入,对于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此外,新高考二卷还采取了一些新的考试形式和题型,比如多选题、填空题等,这些题型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也有更高的要求。

然而,对于某些考生来说,新高考二卷可能并不难。如果这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充分准备,掌握了足够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那么他们可能会在考试中表现出色。此外,某些考生可能因为自己的背景和经历而更擅长某些科目的考试,比如物理、化学等科目,这些科目在新高考二卷中所占比例也较大。

其次,考试科目的选择也会对新高考二卷的难度产生影响。新高考二卷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不同科目的难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数学和物理这两个科目通常被认为是比较难的科目,因为它们需要考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高的思维能力。

而语文和外语等科目则相对较容易一些,因为它们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考试当天的情况也会对考试的难度产生影响。如果考试当天考生的精神状态良好,心态积极,那么他们可能会在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相反,如果考试当天考生精神状态不佳,比如因为紧张、焦虑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思维迟钝或者出错,那么他们可能会觉得考试难度更高。

综上所述,新高考二卷的难度对于不同考生来说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无论考试的难度如何,考生都应该充分准备,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应对这个挑战。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考生备考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jbhh419.com/post/12233.html

标签: [db:tag] 

金碧辉煌网

  • 文章26401
  • 评论0
  • 浏览8020164
关于 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