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答案D
解析A.侥(jiǎo)/角(júe) 辙(zhé)/折(zhé) 瞠(chēng)/称(chēng); B.踞(jù)/据(jū) 癖(pì)/否(pǐ) 摒(bìng)/敛(bǐng); C.怆(chuàng)/创(chuāng) 蛊(gǔ)/贾(gǔ) 诘(jié)/结(jiē); D.蹩(bié)/别(biè) 涸(hé)/和(hè) 徜(cháng)/场(chǎng)。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
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 *** 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答案C 解析A.“立杆见影”—“立竿见影”;B.“偏面”—“片面”; D.“ *** 叠起”—“ *** 迭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
(脱胎换骨)
答案B
解析A.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近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
名不副实:指空有虚名。
近义词徒有虚名。
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B.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
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D.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降低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答案A
解析B.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少”;C.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
D.两句混杂,“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应为“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解析⑤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6.为下面这幅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4分)
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
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7.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不超过50字)(5分)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答案略
解析“准确、鲜明、生动”是大纲地区2008年新增的考点,以与课标地区考点一致。
“鲜明”是说要主题鲜明、话题集中;“得体”是说要符合母子对话的身份、特定语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
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
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
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
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3)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
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
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
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
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
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4)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
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5)守护中国只是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
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6)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
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8.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答案C 。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答案D
解析原文末段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 *** 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答案B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3分)
答案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解析文章共三个内容要点:大学教育的主旨(1-2段)、手段(3段)及其意义(4-6段)。
据此,不难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
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
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
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
“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
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
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
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
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
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
“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
真的!”
(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
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
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
……“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
”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
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
(11)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
”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12)我困惑地摇了摇头。
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
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14)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
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
(16)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17)“没错,是空的。
”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
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
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
(18)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19)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20)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
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
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
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
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4分)
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解析叙事类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深化)文章主旨。
景物的特点不外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1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3分)
似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 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解析要结合词语所在语句,结合上下文全面理解。
该题难度不大。
1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
(不超过15字)(3分)
□□□□□□□□□□□□□□□
答案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
解析题干要求所写的话能揭示主旨,考生应从文中勾画那些能表达主旨(体现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的句子。
据文章2、3、8、17、18段,“我“因”初次远离家乡”而“最沮丧;老太太却把一个空盒子当作是她“最宝贵的财产”,“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
因为“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
”据此,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案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
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
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解析文章的标题,前人用“题者,额也”来概括其作用,因此考生可从文章的主旨、小说的主人公,写景状物散文的线索(结构和行文)、象征意义等角度入手。
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100字)(5分)
答案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
解析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注意从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以及人物的举动等方面分析。
12分)
(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
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
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
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
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3)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
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
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
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
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
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4)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
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5)守护中国只是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
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6)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
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8.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答案C
解析A项原文是“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选项“以偏概全”,扩大了范围;B项原文“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选项“具有独特含义”属于无中生有;D项信息在第一、三段:“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
选项无中生有。
高考资源网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答案D
解析原文末段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 *** 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答案B
解析A项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
”该项“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无中生有。
C项信息源在第三段:“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
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
”据前后文,该项“导致民族命运 *** 纵于资本逻辑之手”无中生有。
D项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该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原文无此信息。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3分)
答案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第一部分 选择题(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禅让 阐明 嬗变 煽风点火 潸然泪下
B. 庇荫 纰漏 毗连 筚路蓝缕 蚍蜉撼树
C. 侍奉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D. 湍急 祥瑞 揣摩 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竣工 缜密 水蒸气 寸草春晖 漫山遍野
B. 沧桑 销蚀 势利眼 卑恭屈膝 瑕不掩瑜
C. 犒赏 装帧 水龙头 纷至沓来 民生凋蔽
D. 毕竟 旋律 侯车室 摩拳擦掌 天崩地坼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 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了一个没有出场的任务,那就是作者自己。
B. 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 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考虑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它假定人是利己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古典自由主义者称这为个人经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的竞争性劳动。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因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你们的经济事务。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和要求。
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真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只关心效率的生产性和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名誉)或环境义素(如社会政策)。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情。事实上,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结果。这种经济无序状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所谓的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可见,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没有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的因素,无法提供一种完备而有效的经济效率论证体系。还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自由主义不但假定人是自私的,而且也假定自然世界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对资源有限性事实的忽略,导致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付出了过于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造成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1期)
5.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的一项是()
A. 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C. 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D.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自然的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6.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典自由主义鼓励个人财富的扩张,不主张国家或法律干预个人事务。
B.亚当?斯密认为“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人们通过竞争性的劳动追求自我利益,并使市场资源配置调整到最佳。
C.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说明,个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会导致市场萧条的结果。
D.古典自由主义论证效率时所不考虑的生产以外的因素,包括个人追求私利和社会荣誉的行为动机及其理性化的程度等方面。
7.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B.。古典自由主义的效率理论建立在人是自私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假定基础上,所以它直接导致了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
C.个人行为的经济理论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所以个人对财富的追求也不能使社会财富增加,
D. 尽管古典自由主义的效率论证体系有欠缺,但所主张的个人经济理性对提高效率还是有作用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岁,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重然诺,好周人急 周:救济
B. 母如其言,附舟诣谭 诣:往见
C.谭谢不纳,母大困 谢:道歉
D. 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食:给……吃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秦王为赵王击缶
10.下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何故而至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一再有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7分)
四、(21分)
12.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②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的作家的诗文篇名。(两题任选一题)(6分)
⑴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 写出杜甫“三吏”、“三别”中两篇作品的名称。
⑵ ①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② 写出柳宗元两篇散文作品的名称。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15.本为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青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16.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17.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⑴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的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⑵“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18.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