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其实在志愿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集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的补录,不再使用“征集志愿”的说法。
征集志愿是为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提供的本批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有些考生借此机会顺利被录取,但也有很多考生虽然参加了征集志愿但仍被高校拒绝在门外。面对征集志愿,考生只有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并抓住征集志愿这次亡羊补牢的机会,明白了填报的方法,注意了填报的事项,才能提高自己在征集志愿阶段被录取的几率。
填报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1.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2.注意多次征集的情况
3.征集志愿阶段,高校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
4. 征集志愿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5.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
在每一批次高考录取之后都会有征集志愿,那么大家是否真正的了解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有哪些填报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征集志愿的含义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会降分录取吗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基本上都是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录取批次的控制分数线要求,只是由于其他原因没有被院校录取,征集志愿一般是在相应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到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可以报考,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否会降分录取征集志愿。
有些情况下征集志愿的分数由学校进行规定,根据不同的院校情况也会有不同的录取标准,有些院校在征集志愿过程中报考人数过多,甚至还会出现提高分数录取的情况;也有些学校会适当减低征集志愿的录取分数,但是基本上也不会降分太多录取,一般也就是三到五分。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较短,一般为24小时以内。考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网站或其他权威媒体,及时获取信息,按时选报。要注意的是,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尽早上网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线下考生,也有机会
征集志愿为“上线落榜”的考生提供了一次“补报录取”的机会,也为部分线下考生提供了上某一批次院校的可能。
3、征集志愿,多为平行
各省征集志愿,一般是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在参加征集志愿时仍要参考省级招办公布的《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章程》中对报考资格、收费标准、身体条件要求等相关内容填报。
4、一旦录取,不得换录
填报征集志愿时,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谨慎选择,仔细考虑所报院校有剩余名额的专业能否接受。因为每人只能参加一次录取,一旦被院校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5、下一批次,不受影响
有部分父母担心孩子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其实高招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
“高考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一、征集志愿的投档模式: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所公布的院校计划缺额分为三种情况:
1、第一类是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
2、第二类是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的缺额。
3、第三类是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在该省追加了招生计划。
二、征集志愿填报方法:
1、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
如果考生成绩上了某批次录取控制线并填报了该批次志愿,在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时,说明该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考生就可以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上了某批次录取控制线而未填报该批次志愿的考生,也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补填相关院校志愿。
2、按时查询并填报缺额院校及其专业: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各批次开始征集志愿后,省教育考试院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名单及招生计划,将征集志愿填报的开始和截止时间一并公布,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错过征集志愿时间即视为自动放弃。
3、选择学校和专业:
因各种原因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并非都是所谓“不好”的院校和专业,实际上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也有比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理性地选报仍有缺额的院校及专业。征集志愿公布的计划,不是最初公布的计划。选报时,必须以征集志愿计划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