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折桂设是比喻考中进士,科举及第,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夺得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全家人都很高兴。蟾宫折桂和金榜题名的意思是一样的,蟾宫折桂是金榜题名的含蓄说法,古代许多读书人在中举时会比较内敛的用蟾宫折桂来表示自己金榜题名了。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背后有什么含义呢?
蟾宫折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攀折月宫的桂花,蟾宫即月宫,桂即月宫的桂树。唐朝时将学子考中进士,就称为?蟾宫折桂?。在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还用桂花来比喻应考得中,因此,古人考取功名也叫?蟾宫折桂?,象征着金榜题名、荣誉、高洁、荣华富贵、富贵吉祥等美好寓意,在晋武帝泰始年间,晋武帝问雍州刺史的自我评价,刺史回答: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的一块宝玉,用来形容广寒宫中的一支桂枝,昆仑山上的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而金榜题名,金榜就是指黄榜,提名就是在皇榜上有自己的名字。
蟾宫折桂为什么意味着金榜题名呢?
因为古代人说话是非常含蓄的,往往说话时要用上许多比喻的词汇,尤其是一些读书人是比较文雅的,如果金榜题名了直接说就显得没有意思了,往往都会说蟾宫折桂,这一下就文雅含蓄低调许多了,而同时别人也会对于中举人高调的夸赞和宣扬这个人取得了好成绩,而蟾宫折桂是指去月宫折桂树上的桂枝,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古代中举是很艰难荣耀的事情,而这个词语也显得非常难得,高大上。
温馨小提醒: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蟾宫折桂是非常艰难又值得荣耀的一件事,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摘桂意指摘榜,折桂意指高考得中,金榜题名。
折桂
折桂的意思是获得第一。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
折桂的来源
“折桂”一词源于《晋书· 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撷芹复折桂,亲非由我显。”?
民间风俗
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蟾宫折桂,也有一此传说和掌故。其中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
文章说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二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
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荆树无故枯萎,兄弟和好不分,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入,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的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的顽强生命力。
汉晋以后,又有月中桂树的传说盛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一位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
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被古人演绎附会得五花八门,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服,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仲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