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普/正文
高考化学 有机(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年01月14日  阅读 145  评论 0

摘要:[db:Intro]

新一年的高考就要到来,很多高三的考生已经开始了各个科目的备考,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我们要复习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 总结 ,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高考化学常考知识

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举一例: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2、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醚;

4.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酮;

5.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

3、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③浓硫酸:70~80℃水浴;共热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浓硫酸共热

5.酯化反应:浓硫酸共热

6.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7.酚与浓溴水或浓硝酸

8.油酯皂化反应

9.(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4、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炔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二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等 酮类物质的加成:H2

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等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知识

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

(1)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 方法

(2)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M— ne— == Mn+

阴极:待镀金属(镀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金属原子,附着在金属表面Mn++ ne—== M

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

镀铜反应原理:

阳极(纯铜):Cu-2e-=Cu2+

阴极(镀件):Cu2++2e-=Cu

电解液: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4溶液

(3)电镀应用之一:铜的精炼

阳极:粗铜;

阴极:纯铜;

电解质溶液:硫酸铜

3、电冶金

(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金属阳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

(2)电解氯化钠:

通电前,氯化钠高温下熔融:NaCl == Na + + Cl—

通直流电后:阳极:2Na+ + 2e— == 2Na

阴极:2Cl— — 2e— == Cl2↑

规律总结: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

(1)若无外接电源,又具备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

①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两极用导线互相连接成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

③较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是与水电离产生的H+作用),只要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即为原电池。

(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阴极为金属,阳极亦为金属且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属同种元素时,则为电镀池。

(3)若多个单池相互串联,又有外接电源时,则与电源相连接的装置为电解池成电镀池。若无外接电源时,先选较活泼金属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子输出极),有关装置为原电池,其余为电镀池或电解池。

高考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总结高考考有机化学的知识点

★ 高考选有机化学知识点总

★ 有机化学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与反思

★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 总结高考化学有机物知识点

★ 最新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除杂

★ 48条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有机化学

第二个学期。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等方面。在高考中,有机化学通常占据化学试卷的相当比例,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有机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医药、农业、化工、能源等领域。例如,很多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农业中的农药、肥料也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化工领域中,有机合成是制备各种化学品的重要手段;能源领域中,生物质能、石油等都与有机化学有关。

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有机化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学好高中有机化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好高中有机化学的方法

 一、注意按?结构决定性质?这个主线学习

 ?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是有机化合物学习的一个核心思想。官能团是有机物分类和结构的灵魂,官能团能够反映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运用?结构决定性质?观点学习有机化学,关键是根据官能团,认识有机物的分类,掌握有机物的性质。根据官能团学习有机物的性质,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见官能团的代表性质,二是相似官能团的性质区别。例如有机化学中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包括醇、酚、羧酸,由于羟基所处环境不同,表现性质各异。对比如下:

 二、正确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准确把握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整个目标体系由三个目标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和针对部分学生的)构成。我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时把教学侧重点从对知识点的深挖、迁移和拓展层面,转移到通过化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比如:教材中《拓宽视野》栏目(编者的意图是给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提供学习的选择空间,使他们获取各自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我认为这些内容应该不是教学的重点,也不应是考试的热点。因此我在具体教学时进行了区别对待,如在结晶牛胰岛素、烯烃的不对称加成、乙苯的用途等比较简单直观、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学中只做简单介绍,而对于如杂化轨道理论、顺式、反式结构等较抽象的内容,只鼓励有该方面能力倾向的学生去学习和掌握。

 三、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与学、讲与练、等关系。针对《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基础,积极性,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程度等情况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例如:学生对必修2第三章的掌握情况,原来的教师对知识的扩张与延伸情况,学生选该模块的积极性。从学习需要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2.精心设计教学

 内容课程标准的信息一般都有较强的独立性,缺乏内在层次的关系。在教学中我通常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通过取舍、补充、简化,重新选择有利于目标完成的材料。备每节课我都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本节课的正文有哪些内容?本节课的正文有哪些内容?教材为什么设置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在整个模块教材中具有什么功能、占有怎样的地位?与以往相关教材内容相比,新教材作了哪些改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动?根据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内容的顺序应该怎样安排?是否需要将教材内容的顺序重新调整?若需要,如何调整?本节课设置了哪些活动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意图是什么?主要的学生活动有哪些?哪些问题需要进行相互交流?具体如何设计?哪些活动性栏目可以直接利用?哪些需要经过整合?哪些可以进一步创生?如何对学生活动进行引发和启发?可否将一节课中多个学生活动连为一个整体?学生活动可能会(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0页)出现什么结果?如何应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3.重视课堂落实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一堂课再热闹让学生学不到东西无论怎么讲都不是一堂好课。所以在课堂上我注重师生交流贯彻启发式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坚持?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办,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尽量为学生搭建平台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解决。例如:在《有机化学基础》这一选修模块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对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有机物,教材中一般都会给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但考虑到学生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的知识还没有充分接触,以及新课程中一些较复杂的立体有机化学知识的出现,如顺反异构和手性分子等知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采用模象直观手段,利用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让学生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机分子结构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作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例如:探究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消去反应中的气体产物。教材中有梯度性地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

 管?起什么作用?(2)除KMnO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乙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这些探究性问题设计成学生实验之后,学生都非常乐意开动脑筋,然后将思考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辅助实践,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4.利用习题抓反馈重指导

 利用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做好查缺补漏,通过习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新课改、减负的大环境下我冒昧的说合适的训练还是应该进行的。因此我认为,教师有必要有针对的编写化学习题,通过习题确定教与学的水平、通过对化学学习目标的检达到对学习效果的反馈。在编制习题时,我注重习题的质、量、新、度。例如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题:将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甲苯中,与将少量甲苯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一样吗?该题既考查了甲苯的化学性质又考查了物理性质,同时又对学生做题要细心作一警示。

 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联系有机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有机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有目的、有依据去理解相关知识,而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经过强化训练,我们一定能把有机化学学的很好。

学好高中有机化学的建议

 一、有机物的概念和结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有机物种类繁多,所以尽快熟悉新学的每一种有机物的有关概念:如烃、烷烃、烯烃、炔烃、醇、酚、醛、羧酸、酯等。还有像官能团、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理解等。

 每讲一种有机物,老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物质结构,并展示该物质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在平时练习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物质结构辨析题,如碳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内或在一直线上。在课堂上,同学要抓住老师展示模型的机会,多观察、多思考,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拼装成各种物质的结构模型,体会各种物质结构特征。

 理解好概念和结构,关键还要大家学会各种有机物的表达方式。如下图甲烷的有关结构表达的术语。

 有机物一种重要的书写方式?结构简式。具体书写如下图:

 二、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

 抓住官能团的机构特点,是理解有机物性质关键,特别是理解好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有机化学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法宝。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碳碳单键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如下图的乙烯的加成反应,都是针对双键的位置的:

 从结构决定性质来看,有机化学的学习一般有其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典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在课后整理知识时,应遵行这条线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析?断键? 规律-----理解有机反应和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

 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下面甲烷取代反应和乙烯的加成反应。

 高一学生正在学习有机化学,由于刚接触有机化学,学生普遍反映有机化学难学,听课时抓不住重点,练习时面对新题型无从下手。只要大家努力和充满信心,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学好有机化学的。而且纵观高中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要容易学的多,只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核心思想,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建立有机物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知识网络,多做练习接触各种题型,你定会消除畏难情绪,轻松学好有机化学,使其成为化学的得分点。

学好高中有机化学的技巧

 1、分门别类,逐个掌握。

 有机化学东西这么多,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绝对不是值得提倡的。我们要学会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最普遍的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官能团来区分。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双键、叁键、羟基等等来分类,分类可以不用很详细,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点的东西放在一起。

 分类完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逐个把每一类物质具有的的性质、会发生怎么样的反应了解清楚。这里仍旧是推荐同学们自己画一张表,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是什么物质,什么物质又有什么样的性质,什么样的性质导致有什么反应?这样的逻辑去归纳总结。当自己全部归纳一遍之后,一定会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2、如何串联,厘清条件

 上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教会同学们明白单独的某种官能团物质有什么性质和反应,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要明白各类官能团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举例来说,当你知道醇、醛、酸、酯等等各自的性质后,就要来考虑这一条线上面的物质是怎么转化的,这就要去思考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各自反应条件是什么,反过来酯到酸、酸到醛、醛到醇的反应条件又是什么。

 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个反应条件并不是完全相同,千万不能草率地推广(比如看到醇可以催化氧化到醛,不能误认为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可以用催化氧化这个条件)。所以一定要好好区分,理清反应条件到底是什么。

 3、有疑就问,切忌拖延。

 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无可厚非。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尝尝不求甚解,最多打个标记又放了过去。但是有机化学中,这是一个很严重问题。因为在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基础阶段,所有的结构、命名、书写、定义等基本概念,都是后面要反复用到的基础知识。

 在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前后的关联性也十分强。如果开头或者中间有疑问,一定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很多同学明明知道自己或多或少有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就会?习惯性?地听之任之而不去补漏洞。事实上,只是你不愿意花时间去问去学去弄明白,而不是你真的不在意。克服拖延症是一个很难的任务,但是你必须去做。

猜你喜欢:

1. 如何学好化学

2. 化学学习的技巧

3.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

4. 大学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2篇

5. 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jbhh419.com/post/12310.html

标签: [db:tag] 

金碧辉煌网

  • 文章26401
  • 评论0
  • 浏览8020164
关于 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金碧辉煌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