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名称是科举。
1、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也被称为秋闱。参加的是秀才(生),需要注意:秀才在参加乡试前,需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者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成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2、会试。
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进行,所以又称为礼闱、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科举制的发展:
1、初期形成与发展。
科举制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但真正成形并推广应用是在唐代。唐朝的科举制度以明经和进士科为核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的初期目的是选拔人才,弥补亲朋权势对官员选拔的影响,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具备才干的官员,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2、完善与变革。
科举制在宋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系统规范,增加了进士科、明经科和贡举科等科目。此外,宋代还建立了国子监等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员候选人。元代科举制度有所调整,取消了明经科,增加了特奏名、举人科等科目。
3、衰落与终结。
科举制度在清朝逐渐衰落,并在1905年废止。科举制度的衰落主要与社会、政治发展的变革有关。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导致了科举制度的失效。科举制凭借考试评价来选拔官员的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科举考试就是古代的高考
科举考试简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影响。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版权声明:本文为 “金碧辉煌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